江苏快3可以买大小单双
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江苏快3可以买大小单双 > 新闻动态 >

云南有一座村庄,就算中国特种兵,没接到命令也不允许踏入半步!
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4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世界上有些地方,对普通人来说是生命的禁区。

在国内,有纵横千里的喜马拉雅,有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的罗布泊无人区。在国外,有著名的百慕大三角,有辽阔死寂的撒哈拉大沙漠……如此种种,不胜枚举。

这些生命禁区,大多是因其自然环境恶劣而让一般人望而却步。

但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,有一座小小的村庄,却因为另一种原因变成了“禁地”。

不光是普通人,就算是中国特种兵,作为精锐中的精锐军人,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,也不能踏入这座村庄半步!

展开剩余91%

莫名其妙,我们怎么就成了“头号敌人”?

翻开中国地图,找到云南省,往东南角看去,是风景秀丽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

早在秦始皇征服六国时,这块土地就已成为华夏大一统版图的组成部分。此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,97%的面积被山区和半山区所占据。

在文山州治下的麻栗坡县天保镇,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座山。它就是老山。

老山横跨原中越12号界碑和13号界碑之间,是中国与越南的界山。

20世纪70年代中叶,越南结束了抗美战争。一时之间,国内情绪高涨。

可惜的是,越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,竟然开始将我国视为“头号敌人”。

资料记载,早在1972年4月,越共中央保卫局长就在一份秘密报告中这样写道:

“中国人是很阴险的,我们要提高警惕。”

到1975年,北越和南越实现统一。随后,越南就将矛头指向我国,不断挑衅,公开反华。

我国再三忍让,但越南却不知进退,步步紧逼。忍无可忍,就无需再忍!

1979年2月17日,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。

接下来的事情大家想必就很熟悉了。这场反击战只持续了一个月,同年3月16日,我军就完成了作战任务,全员回国。

这一仗不仅保卫了我国的边境安全,还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赫赫雄风!

是什么让强大的美军都患上了PTSD?

当年的战斗有多艰苦和惨烈,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。

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越南的地形吧。与我国接壤的越南北部主要由山地和高原组成,而且山势陡峭,坡度多在30度至60度之间,地理环境极其复杂。

这片地区不仅多山,而且很多山上都是草深林密、荆棘遍布。而且,当地湿度很高,很容易滋生各种毒虫蛇蚁,非常不适合人类生存。

在美国对越南发动的侵略战争中,北越的地形就曾让其吃过大亏。

丛林深处,一棵“树”突然活了过来,手里的步枪或冲锋枪喷射着火舌,彷如夺命的地狱火焰!

上一秒还坐在吉普车上,捧着牛肉罐头大快朵颐;下一秒却听到一声枪响,惊恐地发现身边战友的脑袋像个烂西瓜一样爆裂开来……

这就是当时的美军亲历过的恐怖场景。越战之后,很多美国老兵都因此患上PTSD(创伤后应激障碍),后半生整日在噩梦中生不如死地忍受煎熬。

我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,在北越也一样遭遇了不小的困难。

稍微了解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人,对“猫耳洞”应该都有所耳闻。

猫耳洞就是在山坡侧壁上开凿出来的狭窄洞穴,内部一般只有几个平方米大小,甚至更小。战士们藏身于猫耳洞里,可以起到较好的隐蔽和防寒效果。

但是,有一利就有一弊。

猫耳洞空间狭小,溽热潮湿,夏天内部温度最高可以达到50度。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,很容易得湿疹,病情严重时会化脓溃烂。

我军战士依靠大无畏的决心和毅力,挺过了种种艰难困苦,取得了自卫反击战和之后“十年轮战”的伟大胜利。

但这种地形曾经给将士们带来的痛苦折磨,估计也是令人永生难忘的。

气势汹汹来犯境?请你们吃“西瓜”!

老山脚下有一座村庄,叫做八里河村。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时,这个村是主战场之一。

越军背靠有利地形,有恃无恐。他们可能觉得,就连彼时实力强大得多的老美都拿北越丛林没辙,中国军队能奈我何?

于是,越军就对我军发动了疯狂的进攻。一时间,中越边境线上硝烟弥漫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怎么才能有力阻击越军,还能尽量减少我军伤亡?

我军指战员经过深思熟虑后,想出了一个办法,并马上付诸实施。

这个办法其实也很简单,早在抗日战争期间,我军就曾广泛使用过。

有些年纪的朋友大都应该看过一部“古早”的电影,那就是1962年上映的《地雷战》。

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2年抗战艰难时期的故事。日寇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发动扫荡,手段非常残忍。

我军那时候装备不足,军区派来的干部就组织当地民兵开展“地雷战”,用“步枪加地雷”的方式不断杀伤日本鬼子。

没错,在中越边境线上,当年被民兵们戏称为“铁西瓜”的地雷,这次又派上用场了。

地处边界线上的八里河村,就这样成了一个“地雷村”。有统计数据显示,在该村及其周边地区的战线上,先后共有超过100万颗地雷被埋入土里。

如果把这些地雷比作“地底杀手”,那么它们也算是战功卓著了。许多越军在试图跨越战线时进入雷区,在轰天的巨响中魂归天外。

“西瓜”喂饱了敌人,“摘”起来可也真难

2019年5月22日,中宣部向全社会宣布,向一位名叫杜富国的战士授予“时代楷模”称号。

杜富国何许人也?为何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荣誉?

说起他的功勋,还要追溯到40年前……

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不出意料地来临了,但胜利之后,麻烦却也来了。

“铁西瓜”在战时是挺好用,可是战后要把它们“摘”掉,那就难上加难了。

那个年代,我军的排雷装备还相对落后,跟如今不可同日而语。

举例来说,国产GSL131型机械爆破扫雷车是我国的第三代装甲扫雷车,总重约30吨,可以探测到深埋地下15米的地雷。

但在中越边境排雷时,一方面由于装备还不够先进,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当地高山林立、树木丛生,不适合大型机械装置行动,所以只能主要用另一种办法。

这种办法就是——人工排雷。

在雷区,就算是精锐特种兵,也没有用武之地,反而可能会有生命危险。对他们来说,八里河村确实也算是一块“禁地”。

此时此刻,就该工兵出场了。

表面平安无事,脚下却步步惊险!工兵战士们身穿笨重的防爆服,小心翼翼地探测地面,每时每刻都面临性命之忧。

前文提到的杜富国,正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的一名战士。

新华社在报道中宣部向杜富国授予“时代楷模”称号时,是这样写的:

“2018年10月11日,杜富国随队参加排雷作业时,危急时刻冲锋在前,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,失去双眼和双手。”

央视也曾对杜富国进行专访,这位英雄眼部贴着绷带,面对镜头平静地讲述了他的故事。

“边境雷场上的地雷或爆炸物都被树林丛枝搅在了一起,加上泥石流的冲刷,位置各方面都改变了,所以难度较高。”

当时,杜富国在与战友艾岩一起排雷时,发现了一枚裸露部分弹体的67式加重手榴弹。

“你退后,让我来!”杜富国用命令的口气对艾岩说道。

很不幸,这颗手榴弹最终还是爆炸了。根据央视的报道,事后发现杜富国防护服的碎片被炸飞了六米多远,厚重的防护服居然变成了棉絮状!

千百个“雷神”,手拉手筑成血肉长城

如果你有杜富国的微信号,会发现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昵称:“雷神”。

入伍才三年多,杜富国就进出雷场一千多次,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多枚!

“雷神”这个称号,他名副其实。

对中越边境的老百姓们来说,幸运的是,“雷神”不是只有杜富国一个。

2018年11月,杜富国负伤的雷区现场。一排排年轻战士手拉着手,迈着整齐的步子,昂首挺胸地一路前进。

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,检验是不是已经排掉了所有的地雷!这一列列队伍,如同行走的血肉长城,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。

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。若为“人民”故,二者皆可抛!

当然,排雷战士们可不是盲目地要“抛弃”自己的生命。经过三年的排雷行动,他们坚信自己已经完成了祖国交付的任务。

事实证明,他们是对的。

战士们此次用生命验雷的结果是,当地最后一块扫雷场被移交给百姓,标志着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作战行动圆满结束。

对祖国,对人民,他们无愧于心,功在千秋。

当年窝在“猫耳洞”里抗击越军的战士们,在得知这个消息后,想必也都是倍感欣慰的吧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刚刚,重大资产重组公布!下周一复牌